由于交通便利程度低、物流成本高以及对售后服务的要求高的特征,农村类产品的电商之旅似乎一直以来都“雷声大,雨点小”,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来自电商和互联网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的热情。从京东淘宝下乡刷墙来看,电商大佬们都视为农村电商是块“风水宝地”,但如何做出合适的产品,真正服务好6亿农民的中国乡村,绝非易事。
农村电商正火得一塌糊涂,特别是在政府和各行各业掀起的“互联网+”、农业O2O风潮下,真可谓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电商开”。
在各种利好下,阿里、京东、苏宁众多电商大玩家加速挺进,不过,在农村电商欣欣向荣的背后,却看到了一股浮夸风。
其一,虽然有众多的农民朋友们开始陆续触网,并接受了电商,但农村的整体网络、物流和城市相差巨大,他们看重的更多的更根本的还是价格。
特别是物流,因为物流对交通和仓储能力要求较高,而农村的交通环境十分复杂,对于农产品等电商,季节性强,不稳定性因素很大,这对农村电商是最大的挑战。
其二,由于农村布局分散,PC端互联网有效触达率不高,虽然移动互联网正在兴起,但网络资费太高,用户使用习惯存在着壁垒。
其三、信任危机,特别是支付和金融环节,如何获取农民的足够信任存疑。银行卡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,更不用说网银、支付宝等现代化的支付工具,这对渠道下沉的纯电商们来说,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不可否认,农村电商商机无线,但利用好并投农民所好并非易事。农村电商路还很长,呼吁电商大佬们:请尽量少一些浮夸,多做一些真正利于农民的事情。请少一些纯粹的概念和所谓的战略,多一些接地气的实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