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阳石化曾是国内知名的“四大化纤基地”之一。追逐“大化纤”之梦,曾是几代辽阳石化人心中的情结。上世纪90年代后期,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辽阳石化化纤产业一度步入十分困难的境地。从“十一五”开始,谋求“大化纤”产业转型成为辽阳石化上下的共识:有所为有所不为,才是科学发展,告别“大化纤”已成为历史的选择。
放弃需要勇气,选择更需要勇气。从建设中国石油第一套全输全炼俄罗斯原油加工基地开始,辽阳石化在炼油生产中不断开拓创新,总结和摸索出一系列经验,轻油收率、综合商品率等多项炼油指标在中国石油名列前茅。炼油生产的成功探索,也带来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思考:俄罗斯原油芳烃潜在含量很高,是优质的重整原料,发展芳烃特色产品,为辽阳石化产业结构调整打开了一扇光明之门。
辽阳石化与全球炼油、芳烃顶级技术公司——美国UOP公司结成战略联盟,共同规划发展蓝图。同时,辽阳石化利用UOP公司的技术优势,对企业整体能源进行优化,实现节能降耗、节约发展。双方专家经过半年的工作,已经完成了未来10年的总体规划报告。
规划报告建议,辽阳石化应以大型芳烃基地建设为基础,做专优势产业,做精特色产品,做大企业规模,利用独特的原油资源和加工优势,谋划千万吨级炼油、百万吨级芳烃和规模以上烯烃,建设中国大芳烃石化基地,在国际市场上打下“中国大芳烃”的烙印。
目标在于实践。辽阳石化一直为此孜孜以求。“十一五”以来,围绕大芳烃基地发展,辽阳石化先后建设了年55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、年45万吨PX(对二甲苯)装置、年80万吨PTA(精对苯二甲酸)装置及年140万吨重整岐化联合装置等10套重点装置,搭建起芳烃特色大型石化基地的骨骼。
和谐稳定是调整的前提。辽阳石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中,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坚持做到以人为本,确保全面、协调、均衡、有序地积极推进,“人人有岗位,转岗不下岗,待遇不降低”。据悉,这次涤纶短丝装置的转岗员工已到炼油厂报到,从